生態保護區離網監測太陽能供電系統,是為在缺乏公共電網的偏遠自然環境中運行的監測設備(如相機陷阱、氣象站、傳感器、衛星通信設備等)提供穩定、清潔能源的關鍵解決方案。下面華紐電能將從設計考量、實施方案等方面,為您全面解析這個系統。
設計一個可靠的系統,需要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計算:
1. 能源審計:
* 列出所有負載: 設備名稱、工作電壓、工作電流/功率。
* 計算每日總能耗(Wh): `設備功率(W) × 每日工作小時數(h)`,將所有設備的能耗相加。
* 示例: 一臺相機待機功耗0.1W,每天觸發拍攝和工作1小時,工作功耗5W。日耗能 = (0.1W * 23h) + (5W * 1h) = 7.3 Wh。

2. 地理位置與氣候分析:
* 峰值日照時數: 查詢保護區所在地的年平均每日峰值日照時數(例如,4小時)。這是計算太陽能板大小的關鍵。
* 連續陰雨天: 確定需要系統獨立供電的最大連續陰雨天數(“自洽天數”,例如 3-5天)。這決定了蓄電池的容量。
3. 系統容量計算:
* 太陽能板功率(W):
`每日總能耗(Wh) ÷ 當地峰值日照時數(h) ÷ 系統損耗系數(通常取0.7-0.8)`
*為了應對季節變化和電池充電效率,計算結果建議增加20%-30%的冗余。*
* 蓄電池容量(Ah):
`[每日總能耗(Wh) ÷ 系統電壓(V)] × 自洽天數(天) ÷ 電池放電深度(DOD)`
*放電深度DOD:磷酸鐵鋰電池可取80%,鉛酸電池取50%。*
4. 環境與安全設計:
* 防盜與防破壞: 使用堅固的防拆箱體,將設備安裝在隱蔽或難以觸及的位置,必要時加裝防盜鎖和警報器。
* 防野生動物: 箱體密封,線纜使用鎧裝或套管,防止被動物啃咬。
* 耐候性: 所有組件需能耐受保護區的高低溫、高濕度、鹽霧(沿海)、風沙等惡劣條件。
* 防雷擊: 在雷電多發區,必須安裝獨立的防雷接地裝置。
場景: 為一部高清紅外相機和一個小型氣象站供電。
* 負載清單:
* 紅外相機:12V DC,待機0.5W,工作平均2W,日耗能約15Wh。
* 小型氣象站:12V DC,持續工作,功耗1.5W,日耗能36Wh。
* 日總能耗: 15 + 36 = 51 Wh
* 假設地點: 云南某保護區,日均峰值日照4.5小時,要求自洽3天。
* 系統電壓: 12V
* 計算:
* 太陽能板功率:
`51Wh / 4.5h / 0.75 ≈ 15W`,考慮冗余,選擇 30W-50W 的單晶硅太陽能板。
* 蓄電池容量(使用磷酸鐵鋰,DOD=80%):
`(51Wh / 12V) * 3天 / 0.8 ≈ 16 Ah`,選擇 20Ah 的磷酸鐵鋰電池。
* 系統配置:
* 50W 太陽能板
* 20Ah 磷酸鐵鋰電池
* 10A MPPT 太陽能控制器
* 防水防拆機箱
* 無需逆變器,設備直接由控制器輸出的12V供電。
對于生態保護區離網監測而言,一個精心設計和部署的太陽能供電系統是其“生命線”。成功的核心在于:
1. 精準的能源需求分析。
2. 選用高質量、耐用的組件(特別是MPPT控制器和磷酸鐵鋰電池)。
3. 周全的環境適應性與安全防護設計。
通過這樣的系統,可以確保各種監測設備7x24小時不間斷運行,為生態研究、物種保護、反盜獵等工作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,真正用綠色能源守護綠水青山。
責任編輯: 瀏覽次
上一篇:儲能電池放電深度多少合適
下一篇:礦山供電新選擇離網光伏發電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