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鉆井平臺、監測浮標、養殖工船等離岸設施長期面臨供電難題。傳統柴油發電機存在燃料運輸成本高、儲運風險大、噪音污染及碳排放較高等局限性。在“雙碳”目標推進與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,采用清潔能源實現離網供電成為行業新趨勢。
針對海洋特殊環境設計的海上平臺離網光伏發電系統,通過定制化技術方案為各類海上設施提供可持續能源支持,主要優勢包括:
1. 能源自主化
- 利用太陽能資源實現電力自給,減少對柴油的依賴,降低燃料運輸與存儲成本。
- 陰雨天可通過配套儲能系統(如磷酸鐵鋰電池)持續供電,保障關鍵設備不間斷運行。

2. 高環境適應性
- 組件采用**C5-M級抗腐蝕材料**與密封工藝,耐受高鹽霧、高濕度海洋氣候。
- 結構設計符合抗臺風標準(可抗風速≥50m/s),支架動態載荷能力達行業領先水平。
3. 智能運維管理
- 搭載遠程監控系統,實時分析發電數據、設備狀態及儲能容量,支持故障預警。
- 模塊化設計便于快速檢修,降低海上平臺維護難度與人工成本。
4. 環保效益顯著
-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顯著低于傳統發電方式,助力企業達成綠色生產目標。
- 運行過程無噪音污染,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干擾。
- 油氣鉆井平臺:為照明、通訊、監測儀器等輔助負載供電,降低主發電機負荷。
- 海洋監測浮標:解決偏遠海域設備長期供電難題,提升數據采集連續性。
- 海上養殖工船:驅動增氧機、投喂系統、水質傳感器等設備,助力智慧漁業。
- 島礁基礎設施:為燈塔、雷達站、邊防站點提供可靠離網電力。
1. 系統容錯配置:光伏+儲能容量按120%冗余設計,滿足極端天氣下的電力需求;
2. 智能充放電控制:AI算法動態優化能源調度,延長儲能系統壽命;
3. 三級防雷保護:集成浪涌保護與接地系統,有效應對海上雷暴天氣。
隨著光伏技術效率提升與儲能成本下降,離網光伏系統在海上平臺的經濟性與適用性將持續增強。華紐電能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,為海洋產業提供高效、穩定、低碳的能源解決方案。
責任編輯: 瀏覽次
上一篇:沒有了!